多年來,山鋼集團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決策部署,履行社會責任,在鄉村振興、科技創新、環境治理、誠信經營等方面盡心盡力,全力以赴,彰顯了山鋼的國企擔當,連續4年榮獲“山東社會責任企業”稱號。
家國大愛 彰顯責任本色
走進菏澤市巨野縣萬豐鎮毛胡同村,村道兩旁鮮花嫣紅,一盞盞太陽能路燈整齊排列,文化廣場開闊整潔……干凈美麗的村貌令人贊嘆。
“為了讓鄉村更美,小李可真沒少下功夫。現在我們村徹底變了模樣。”一位村民笑著說。
大家說的“小李”叫李彥初,是山鋼股份棒材廠水壓機車間副主任,曾被山鋼派駐到巨野縣萬豐鎮毛胡同村擔任第一書記。兩年的時間,在他的帶領下,毛胡同村由原來的三類強基村提升至一類創優村。盡管已經返回工作崗位半年多,但他依然惦記著鄉親們的事,多次打電話詢問村里情況。“像對待親人一樣服務好每一位村民,這是山鋼助力脫貧攻堅的真實寫照,也留下了山鋼人閃光的足跡,我將永遠銘記。” 李彥初表示。
只需在車間生產線走一走,就能通過鋼板在生產線上的狀態找出解決技術難題的方法。從普通工人成長為全國技術能手、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,再到被省總工會推薦為“大國工匠”候選人,在山鋼集團技能專家李子高看來,過硬的基本功源于堅持。他堅信,做工作就是要堅持,特別是鋼廠工人,只有保持恒心,做一個有心人,才能在本職工作中發光發熱。
如今,李子高有了自己的勞模創新工作室。他制定目標,著重在培養技術技能人才、傳播新技能等方面發揮引領帶動作用,用實際行動為企業及鋼鐵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“是山鋼培養了我、造就了我,讓我在廣闊的舞臺上建功立業。我會永懷‘鋼鐵報國’的赤誠,盡自己最大努力軋好每一個鋼板!”李子高表示。
“要聚焦降本節支、提質增效,加強企業管理,推動各項經營指標持續向好。”去年8月份,山東省委書記林武在山鋼股份調研時要求。
今年以來,山鋼集團充分依托寶武管理、技術、人才等資源優勢,固底板、鍛長板、補短板,管理效率、運營水平、成本管控等方面進步明顯。
多年來,山鋼集團主動擔當國企責任,放大國有資本功能,拉動地方經濟,實現了企業與地方的和諧發展。立足精準扶持,先后選派11名干部,助力全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,各級各單位累計捐贈專項資金5000余萬元。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,造就了一批“愛黨報國、敬業奉獻、技藝精湛、創新無限”的勞模和工匠人才。近年來,山鋼集團先后涌現出市(地)級及以上勞模、工匠300余名。秉承“為民情懷、職工福祉”理念,不斷強化職工專項精準幫扶線、日常救助溫暖線、互助互濟保障線、補充醫療安康線、重疾綠通服務線、品質生活普惠線6條保障普惠線建設,每年為職工醫療保障支出約3000萬元,對患大病職工每人最高保障30萬元。近年來,累計救助困難職工7517人次,發放資金1678.48萬元。
科技賦能 厚植發展底色
近年來,山鋼集團強化創新驅動,聚焦前沿工藝技術,讓技術創新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首要動力,在新產品研發、關鍵工藝技術方面持續取得新突破。被譽為“皇冠上明珠”的9Ni鋼形成批量生產,國際首發C142電動搬運車用門架型鋼替代機加工產品,國內首發420兆帕熱軋H型鋼,定制化開發大規格280DXB-1A單齒履帶鋼,解決了多項國產高端裝備制造材料不足的難題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繼續向高端化邁進,瞄準行業前沿技術,緊跟市場需求變化,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,解決產品開發的‘卡脖子’難題,打造更多行業領先的拳頭產品。”山鋼股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中學表示。
走進山鋼日照公司冷軋鍍鋅生產線,各式機器人各司其職,無人行車全自動完成鋼卷抓取、轉運等一系列操作。
“這里的生產線是名副其實的智慧工廠。”鍍鋅作業區業務主任、黨支部書記劉闖說。
多年來,山鋼集團按照“四個一律”原則,加快推進智慧制造提升,全力推進無人化/少人化項目,積極開展集控中心建設,全面提升工序智能化水平和勞動生產率。機器人應用數量年均增長率超過170%,鋼鐵產業智能制造得分提升率達到36.35%,日照公司入選2023年省級智能工廠。
信息化、智能化應用使生產過程更加精細化、規范化,進一步提升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品牌影響力。近年來,山鋼股份先后通過歐標CE、英標CARES、韓標KS、日標JIS等國家和地區認證40余項,擁有省級以上名牌產品28個,名牌產品總產量占萊蕪基地全部產品產量的66.38%。
“下一步,山鋼集團將通過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管理技術、工業技術深度融合,按照‘大平臺、大財務、大內控、大監督、大市場、大協同’理念,推動各板塊管理能力和運營效率持續提升。”山鋼集團運營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向“新”而進,以“智”行遠。山鋼集團正積極投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,以創新驅動為核心,努力建成發展方式新、公司治理新、經營機制新、布局結構新的“四新”現代新國企,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中展現山鋼擔當、山鋼作為。
環保先行 擦亮生態原色
走進日照公司,一座綠意盎然的工廠呈現眼前:蔚藍的天空、清新的空氣、綠樹成蔭的廠區,串聯起綠色發展的美妙樂章。“這里完全顛覆了我對傳統鋼鐵廠的印象。”“這哪兒是工廠,分明就是公園嘛……”今年6月份,沐浴著舒爽的海風,日照市民在山鋼日照公司廠區參觀時不禁感慨。
在山鋼股份萊蕪基地,白鷺、喜鵲、野鴨等鳥類每到春天會來到南湖濕地公園。它們或在葦叢覓食追逐,或在水邊嬉戲徜徉,成為十里鋼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這些鳥類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,不僅要食物豐富,而且要水質好、空氣好,白鷺更被稱為大氣和水質狀況的“監測鳥”,素有“環保鳥”的美譽。
從投資5.4億元建成41個節能環保項目,深入推行環境深度治理,環境信用評級全部為綠牌,到貫徹落實國家“雙碳”目標要求,制定年度節能增效實施方案,再到全面實施《綠色城市鋼廠評價指標體系》,帶動“大環保”管理體系建設和工作推進……多年來,山鋼集團堅定綠色發展道路,著力補短板強弱項,提升綠色低碳發展能力,山鋼集團生態文明建設成就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。在全省率先實現鋼鐵產業環境績效全面達A,成為山東省綠色轉型的先行者、鋼鐵企業綠色發展的新標桿。日照基地成為全省鋼鐵行業首家3A級工業旅游景區,山東耐材王鋁礦被評為省級綠色礦山。
“環保指標容不得半點‘馬虎’,我們必須迎頭趕上。”山鋼股份能源環保部業務主任王須革說。面對建廠時間長、環保設施相對落后的實際,山鋼集團先后投資70余億元,實施燒結機脫硫脫硝改造等上千個環保治理項目,啟動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建設,全面應用高標準的污染防治和智慧管理系統。截至目前,山鋼集團共實施料場封閉、加熱爐脫硫等20多個環境績效創A項目。
“山鋼股份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建成達產后,噸鋼污染物排放將從清潔生產Ⅱ級水平提升到I級水平,實現超低排放,中高端精品鋼的產品比例將躍升到70%。到‘十四五’末,我們將建成動能持續化、產業生態化為特征的現代化鋼鐵強企。”王須革介紹。
日照公司致力打造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企業,項目一期環保投入就達64.7億元,占總投資的六分之一,是目前國內新建鋼廠環保投資比例最高的鋼鐵項目。之后,該公司在此基礎上又投入8億元,圍繞環保績效考評A級標準,實施140余項超低排放改造項目。
山鋼集團綠色化水平不斷躍升,三大主要氣體污染物排放均達到清潔生產一級水平,城市鋼廠綠色化指數逐年提高,噸鋼綜合能耗達到歷史最低值,實現了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、由被動應對到跨越式引領的轉變。
“下一步,山鋼集團將探索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,持續深化生態環境治理,以科技創新打通低碳發展路徑。”山鋼集團節能環保部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誠信當先 彰顯一流成色
近日,某船舶制造企業采購人員表示:“與山鋼合作,我們實現了多船型船板的一站式采購,在效率提升的同時,也降低了成本。”該企業所需產品不僅產品技術要求嚴格,而且規格多、批量小、定尺雜、交貨周期短,生產組織難度較大,按正常工序組織排產不但影響產線生產效率,還會增加生產成本。
山鋼股份營銷總公司組建聯合攻關團隊,逐一細化各項保障措施,形成系統生產交付方案。通過產銷研高效協同,該批產品提前半個月完成生產,并順利交付用戶。
營銷不僅賣產品,更要打動人心。“跟山鋼合作我們放心。”某大型鋼結構制造用戶表示。今年5月份,該用戶參與建造某車企全球首座“零碳”中心,由于項目工期提前,現場用料緊張,希望山鋼提前發貨。“我們立即組成跟蹤服務小組,采用小批量、多批次‘小步快跑’方式,全力提高交付加速度。”營銷總公司型鋼銷售部高級主管王政介紹。最終,該批訂單如期交付。隨后,該用戶在山鋼的采購份額較去年翻了近一番,是山鋼優異的產品和服務,讓用戶始終堅定不移地選擇山鋼。
一直以來,山鋼集團秉承“精品贏得市場、誠信創造未來”的企業經營宗旨,用誠信經營拓市場,用誠信履行社會責任,“朋友圈”不斷擴大,市場影響力顯著提升,主要鋼鐵產品包括板帶、板材、型鋼、特鋼、建材五大系列,暢銷全國并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,成功應用于港珠澳大橋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、北京冬奧會場館、北極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等重要工程。
國企責任催生凝聚力和向心力,也轉化為企業強大的軟實力。山鋼集團胸懷“兩個大局”,牢記“國之大者”,繼續以高標準、嚴要求履行企業社會責任、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,強化完善誠信體系建設,堅定不移構建鋼鐵產業生態圈,堅定不移追夢世界一流,以卓越的貢獻贏得地位、贏得尊重、贏得未來。(王天寧 崔中曄 黨 淺 王春鵬 馬晶晶 郭 陽 趙 越)